emc易倍体育·莲池畔跃动青春:保定体育局赋能城市运动新活力
保定,这座浸润着燕赵风骨的历史名城,正以蓬勃的运动气息重塑城市气质。作为城市活力的“发动机”,保定市体育局始终以“全民共享、全域覆盖、全龄参与”为理念,将体育基因深植于古城肌理,让运动成为市民生活的“必修课”。
一、织就全民健身网:让运动融入日常烟火
清晨的莲池公园,太极扇与晨光共舞;傍晚的府河沿岸,跑团身影划破暮色;社区的健身角里,老人推着轮椅练康复操……这些寻常场景,正是保定体育局“15分钟健身圈”建设的缩影。近年来,该局累计投入超2亿元,建成社区健身站点1200余个、健身步道300公里,实现主城区“步行可达健身场所”全覆盖。
“以前想锻炼得跑老远,现在楼下就能打羽毛球!”家住竞秀区的张阿姨笑着说。为了让运动更具吸引力,体育局还推出“四季主题活动”:春季健步走、夏季水上嘉年华、秋季球类联赛、冬季冰雪体验,全年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超200场次,参与人数突破50万人次。“我们不是简单地建场地,而是要让运动成为市民社交、减压的新方式。”体育局群体科科长李明表示。
二、点亮青训星火:培育未来体育之星
在保定市体育运动学校的田径场上,12岁的刘浩正顶着烈日练习短跑。“我梦想参加奥运会!”这个来自农村的孩子,因一次校园运动会被教练发掘,如今已成为省队重点培养对象。像刘浩这样的“体育苗子”,得益于体育局构建的“小学-初中-高中-体校”四级青训体系。
目前,全市共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所、省级28所,年均输送优秀运动员200余名。除了传统优势项目(如游泳、田径),体育局还瞄准新兴体育,开设攀岩、轮滑、电子竞技等特色课程,让青少年在多元选择中找到热爱。“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身的运动潜能,哪怕只是学会一项终身受益的技能。”体育局青少科负责人王芳说。
三、打造赛事名片:激活城市运动热情
“2023保定马拉松吸引了1.5万名跑者,其中外省市选手占比达35%!”这场被誉为“华北最美赛道”的比赛,不仅提升了保定的城市知名度,更带动了沿线餐饮、住宿消费超千万元。近年来,体育局以“赛事+”思维,先后引进马拉松、篮球联赛、极限运动等品牌赛事30余项,形成“月月有赛事、季季有亮点”的格局。
更令人惊喜的是,“体育+文旅”的融合创新。在白石山滑雪场,游客既能体验滑雪乐趣,又能参观抗日纪念馆;在狼牙山红色教育基地,徒步爱好者可在重走抗战路后参与拓展训练。这种跨界联动,让体育赛事成为展示保定文化魅力的窗口,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。
四、升级硬件设施:筑牢运动根基
走进刚刚竣工的东湖体育中心,现代化的恒温泳池、智能健身房让人眼前一亮。这座总投资5亿元的综合性场馆,不仅是第十四届全运会的协办场地,更是保定体育设施的“标杆之作”。近年来,体育局通过“新建+改造”双轨并行,完成市级体育场馆升级6座、县级场馆翻新12座,新增体育用地面积超10万平方米。
“以前去市里锻炼得坐公交,现在家门口就有专业场馆,真是太方便了!”家住东湖片区的上班族陈磊感慨道。从社区健身角到大型体育中心,从户外跑道到室内恒温泳池,保定的运动空间正变得越来越丰富、越来越智能。
站在新时代的起点,保定体育局正以“敢为人先”的魄力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当古老的城墙下响起此起彼伏的运动呐喊,当每一个市民都能便捷地享受运动快乐,这座城市正在用汗水浇灌出更加 vibrant 的未来——这不仅是体育事业的进步,更是民生幸福的生动注脚。
(全文约750字)
留言: